电话:17632008675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劳动法规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来源:沧州云企人力资源信息网 时间:2021-03-14 作者:云企小编 浏览量:

  相信去人才市场找过工作的朋友都知道,就业者在正式入职前,是必须要和用人单位依照合同法的规定,签订一份劳动合同的,签署完成之后,双方才具有劳动法律关系。但是劳动法并非仅适用于签劳动合同,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一、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

  (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3)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薪酬。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享有休息的权利。国家规定了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6)享有社会保险的福利的权利。为了给劳动者患疾病时和年老时提供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即劳动者享有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在内的劳动保险和福利。

  (7)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8)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即劳动者享有依法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的权利。

  (9)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包括:依法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企业”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如工厂、农场、公司等。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本条劳动者的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

  (1)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3)其他通过劳动合同(包括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20 - 2023 沧州云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招聘单位无权收取任何费用,请求职人员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按劳动法规保护自身权益,警惕虚假招聘,避免上当受骗! 冀ICP备2020028069号-1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 EMAIL:admin@iyqwl.com

人力资源证: 〔冀〕人服证字(2024)第0981000123号

技术支持:云企科技

关注

用微信扫一扫

反馈
顶部